查原審據被上訴人提出之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及英國國家健康與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等醫學文獻,以當醫師決定緊急剖腹產須於30分鐘內完成為醫療常規,認定陳晟立與葉長青醫師就胎心音波形及處置方式互為討論後,於103年4月27日凌晨0時20分決定剖腹產、A01於凌晨1時30分推入手術室、陳晟立主刀於2時10分(時間近2小時)分娩出甲○○,有遲延完成剖腹之醫療過失之事實(原判決第24至25頁)。惟稽諸卷附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文獻指明,提供分娩服務之醫院應有能力在決定手術後30分鐘內開始剖腹產(hospitals should have the capability of beginning a cesarean delivery within 30 minutes of the decision to operate)之門檻缺乏支持之科學證據(the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threshold is lacking.),而是應兼顧母體和胎兒風險和益處,並依據當地情況與後勤安排合理調整剖腹時間(it is reasonable to tailor the time to delivery to local circumstances and logistics.)(原審醫上卷一第181頁);英國國家健康與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之文獻,則就非計畫性CS(剖腹產)於決策至分娩間隔區分第1類CS:30分鐘、第2類CS:30分鐘與75分鐘(同上卷第183頁)。似見決定剖腹產至分娩之時間間隔應視產婦與胎兒之因素,暨當地醫療與後勤準備狀況而為調整,並依其緊急程度而有不同。果爾,剖腹產能否不論其緊急程度,一律應於30分鐘內完成,若超過30分鐘,即不符「醫療常規」(Professional custom或customary practice)?即非無疑。 作者: sec2100 時間: 5 天前
以上為將上開文字放進notebooklm後得出的判讀: